>
李世民看着棋盘上被围住的黑子,抬眼看向高士廉,语气带着笑意:“跟承乾如今的手段倒是像。”
高士廉放下棋子,抚着胡须笑道:“陛下是说太子伐吐蕃的布局?老臣昨日看了邸报,‘伐不臣以安四夷’七个字,写得掷地有声,民心都沸了。想当年太子初监国时,还有几分少年锐性,如今这份张弛有度,倒有陛下当年的风范了。”
李世民望着亭外覆雪的松柏,沉默片刻,声音轻了些:“你可知,朕当年最忧心的,就是他性子急。”
“可这几年看下来,他办新政,轻徭薄赋让粮仓满了。整吏治,侯君集党羽连根拔了却不株连,分寸捏得极准。连你这老骨头,也是他逼着医官们逆天改命救回来的,这孩子,是真长大了。”
高士廉叹道,语气里满是感慨:““何止是长大,老臣这条命,是太子的医学革新给的。他在东宫设医馆,编医书,让各州建惠民药局,不仅救了老臣,更让天下多少百姓免了病痛?”
“这份仁心,是天性;可处理吐蕃这事,又显露出他的锐眼和狠劲。”
“知道吐蕃私通阿拉伯,不慌不忙,先让文成公主传信留证,再借邸报昭告天下,把‘伐不臣’的大义立住,连陛下都御笔批了‘准奏’,这手腕,比陛下当年还要周全几分。”
李世民目光悠远:“朕当年打天下,靠的是刀枪硬拼;他如今守天下,靠的是民心、大义和算计。”
“你看他不直接提开战,却引着杜荷他们请战;不急于调兵,先让邸报把吐蕃的罪状传遍天下。”
“这是把师出有名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他知道,如今的大唐,不光要打赢,更要打得让万国心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