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同意贴牌执行“岭南出品”签章,建立贴标系统——这将提升后续商品在中原市场的溢价。
象屿港首交易成功。在宴席上,苏锦瑟再度展露商业魅力:她没有大声炫富,而是提出“常年货价结算”的折扣合作,确保象屿港能持续清货,不因一次利润失衡。而岛上的年轻人第一次看到会计账簿与银票分账体系,对岭南商盟肃然起敬。
队伍继续向南,二站是丹珠湾。那里盛产珍珠、海贝母。苏锦瑟带去样本图纸,指导岛民筛选优质贝母标准,并引导他们改良海底捕珍工具。这次交易带来大量珍珠及两百件红木工艺品,船舱已基本装满。
在两个港口之间,顾清霜指挥斥候船只守望前路,防范海盗与恶劣浪涌。台上传销报告:“南洋海贼在本次航线未曾出现。”令商队松了口气。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白珊礁岛。该岛归南洋土著领主管辖,与古代海上商帮有旧盟,治安复杂。苏锦瑟带领小队登舶,与岛主子弟谈判,提出“联合打造红木雕与珊瑚行”的策略。一番几经博弈后,谈判成功:岛主允许商盟优先拿出其红木库存,作为交换,方便岭南技术人员植入生产系统,并承诺联合出口。
交易宣告成功,叶长歌特意向商队声称:“这次航行,不仅兑现商业价值,也打开了新文化融合模式。岭南对南洋不只是商品输出,也将带去岭南造物技艺与合作理念。”
商队装满货物离岛启航,目标北上的中原水道。途中,他们遇到一片壮观的海洋暗礁,但情报小队早已探明浅滩与潮汐规律,引领船队避免走险。
这一路上,顾清霜的信号塔与中转哨所起着关键作用。她将水上哨所与北岭商道哨塔联网:每当北方水域侦测海盗密集,哨塔发出预警信号,船队则绕道前行。
返航第四日,商队成功抵达“北商馆”,中原代表已等候多时。他们看到船队带回的南洋香料、珍珠与红木制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