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关西兵力不足被打了个偷袭的缘故,而眼下关中有征西大将军统率的数万精兵驻防,只要加强戒备、牢牢把住各处险要关隘,短时间之内足以自保。
当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臣建议加强潼关的防守,如此一来后路无虞关西王师定能挡住蜀贼的第一波进攻,等到蜀贼锐气减退之际,朝廷就可从容派遣中军救援反击,到那时蜀贼必定不是王师对手。」
「嗯,卿家分析得极有道理,诚可谓老成谋国之言矣。」曹叡颔首道。
华歆这番话说得四平八稳,但却是平平无奇,并没有什么有用的计策,不过曹叡知他向来不擅军事,倒也没有过多苛求于他,反而还称赞一番,以示对老臣的敬重。
「大司马,你怎么看?」
曹叡看向曹真的眼神饱含期许之意,迫切想要听听自己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有何高见。
曹真朗声奏道:「陛下,臣赞同太尉适才所言,诸葛亮等人聚在一起秘密议事,自是为了对付我大魏。然而与太尉对策所不同的是,臣依然主张主动出击。常言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臣还是那个意见,大起国中兵马先发制人,一举灭蜀。
就算不能一战攻灭蜀贼,也要退而求其次收复陇右、凉州并攻占汉中,彻底断绝诸葛亮北上犯境的出口,将刘葛君臣封死在米仓道以南。」
「贼势猖獗,朕何尝不想灭掉西蜀、廓清宇内,只是西蜀如今几有三州之地,兵马不下十万,又兼诸葛亮、杨清、关兴等辈皆是能征善战之将,委实不好对付。
况且西蜀与东吴盟约未破,二贼同气连枝、相互呼应,一旦我大魏将国中兵马大举调往关西,东面的孙权必定趁虚而入攻我荆、扬二州。
如此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