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醇厚”。
也是为一子杀一子的冷酷,是下狱逼杀功臣名将的多疑,是动辄轻罪铲除诸侯封国的峻烈,是对血亲虽死不复相近的刻薄,是骗杀尊师积怨大臣不救酷吏的寡恩性窄。
是张释之劾其诣公车司马不下,等他登基后就忧虑到火速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则未知何如”,惶惶不可终日;是卫绾拒其召饮以示对文帝赤诚无他心,等他登基后就小心谨慎“日以谨力”,被他戏问往昔何不来时,直接当场高呼“死罪”被吓到重病。
文景都是一代明君。可比起文帝陛下温和委婉,四两拨千斤的从容,景帝陛下的刚烈,让他对待大臣简直比一些酷吏还要“操群下如束湿”。
砸杀吴王太子是年纪尚小,是不知术数,是黑历史,是错题本。是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否认刘启性格中宽厚仁爱乃至于阳光柔和的一面。当然也是天性使然,未来孝景皇帝生平动机的生动注脚。
“——我记下了。”
王娡反手覆在刘嫖的手背上,眉眼间一片温和的平静。
馆陶长公主会因为隐隐察觉往日里温和乖巧的弟弟本性竟然有着如此凉薄一面而心惊胆战,但她认识的本就是笔锋下刻薄寡恩的孝景皇帝,又怎么会萌生畏惧呢?
孝景皇帝是个大局重于私利、社稷高于旧情,功过、爱憎、赏罚都相当分明的明君。这对王娡来说就足够了。
她有才华,他有平台。
她要权力,他持赏罚。
她有所求,他有所需。
——这还不能算是一种天作之合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