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腿,手指/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
这首一百多个字的小诗她敲了两个小时,耽误要做的家务,被家里人狠狠骂了一顿。
但她却笑了——尽管在外人看来,那比哭还难看。
……
这一期《青春派·非虚构》发行后,短短几天内发生的一切,也是于华为什么要给张潮打电话的原因。
这个善于书写苦难与暴力的作家,忽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在当下的中国,这让他感到某种恐慌。
苦难的主旋律已经不是饥饿、贫穷和那些“混沌的恶”,暴力也不仅仅来自于被滥用、被扭曲的权力。
于华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其中包含的文学要素,几乎要让这个已经写了20多年的老手从椅子上跳起来。
许立志的诗歌、张潮的解说,让深圳的工业区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电话的一开头,于华并不是责备张潮让《青春派·非虚构》推出的「许立志诗歌特辑」让他难过了,他只是遗憾把悲伤留给读者这种事应该自己做才爽……
此刻的于华恨不得马上买张飞机票去深圳,也像张潮一样穿得吊儿郎当的,混进打工仔群体里,去感受那些充满了冰冷的传送带味和刺鼻的“血腥味”的世界。
他已经太久没有真切地触摸时代的脉搏了。在写完《兄弟》以后,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写作灵感面临枯竭。
现在的于华高高在上,已经不是那个打着赤膊、窝在风扇都没有的学生宿舍里,与莫言比赛谁写得更快的文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