锷知道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对此有了解,因而看到这句话以后,惊的嘴唇都有点儿合不住。
对于王濛来说,他和阎纲不一样,他的身份使他表达观点不宜调子起的太高。
但是在给江弦的这篇文学评论里,他竟然还是一开头就给出了这么惊世的结论。
当然,章仲锷知道“后现代主义”,那自然也有不熟悉哲学,不明白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
这些读者能读懂王濛这句评价的调子很高,但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不理解一定会影响对这篇评论的理解。
包括此时的《当代》编辑部里,很多编辑们看到这一句,都在忍不住的四下打听: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毕竟刚传入中国没多久,大部分人对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
好在王濛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他在后续的文章中写道: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我用哲学家卡普托的一句话来解释:
现代的主题是普遍的、精确的,后现代则是差异性的,个性化的,欣赏不规则的和混乱的。
换句话说,我们追求进步、追求理性,那后现代就是,拒绝接受追求进步、追求理性这样的观念。
举例来讲,就是拒绝承认上下级之间有尊卑,拒绝亲戚之间的道德绑架,拒绝融入世俗的价值观
总之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婚姻观,爱情观,反对自己鲜活的生命被束缚在这些固有的、普遍的叙事之中,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