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而言之,许多莫斯科人一眼就看出来叶可夫是外国人,加上他说德语的特征,其国籍也就不难猜测了。
叶可夫不禁感叹说:“苏联民众是我在欧洲之行以来,见过最热情的。”
维德诺耶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道:“自从推翻腐朽的沙皇俄国政府以后,苏联就打破了过去阶级和民族的壁垒,苏联民众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自信,热情等品质自然而然的爆发出来。”
“除此外,还有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开拓了苏联民众的视野,所以,在和外国人的交流中,苏联民众总是抱有善意和好奇。”
虽然维德诺耶这么说,但叶可夫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
苏联民众确实很自信和热情,但是叶可夫总感觉他们的态度并不完全如此,尤其是和他交流的一些莫斯科市民,眼神中天然带有一种优越性,或者说傲慢。
叶可夫其实没有感觉错,苏联公民确实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毕竟现在苏联民众确信他们的制度是全世界最先进和完美的,他们是国家的主人,叶可夫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小喽啰。
这就像欧洲人自认文明世界一样,苏联公民显然也有这种心态,也难怪,后来苏联阵营里,苏联对其盟友总是以“趾高气昂”的姿态,插手其盟友的国家事务。
毕竟,他们既然代表了“文明”,对方和他们意见相左时,那一定是对方“不对”,他们有理由“纠正”其错误。
当然,叶可夫只是感觉苏联人和他接触时,有些不舒服,但他并没有深想,目前为止,他对苏联的整体感观还是不错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