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这么低。
不过,这并不足为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经济大萧条,那德国政府不管怎么做,德国底层民众也不会买账,他们会抱怨自己没有一份体面且舒适的工作。
可经历了大萧条期间的饥荒后,德国底层民众的诉求就拉的很低,那就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至于是否体面,薪资是否偏低,劳动强度是不是太大,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这大概就是“破窗效应”。
而失去工人的支持,德国工党和社民党就成为无水之鱼。
在首相官邸里,阿道夫听着下属的报告,总结1933年,德国民族党的执政成绩和国内情况。
海因里希和其他民族党大员站在他的办公桌前,脸上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海因里希拿着一份报告说道:“首相阁下,在您的带领下,德国经济情况出现明显的好转,现在,帝国的工业机器已经全部在政府指导下,重新运作起来。”
“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等,各项工业指标都快速恢复,国内各种大型工程也纷纷落地,企业赚到了钱,工人重新进入工厂。”
“而与之相伴的,则是我国整体社会也稳定下来,工党和社民党支持率大跌,同时有不少人迷途知返,退出这两个邪恶的组织。”
“近期以来,我们情报部门就已经注意到这些变化,工党和社民党的动乱规模还有次数,在全国呈现指数级下降。”
“与之相反的则是,我们党的加入者迅速增加,同时,在帝国内部,民众对民族党的支持率持续走高,德国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阿道夫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