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够建成,靠的是陆地交通建设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东非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钢铁产业发展是建立在铁路交通这个基础上实现的。
而铁路建设显然远不及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优良的的航运便利,而且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也更高。
在工业化早期阶段,煤铁复合体的优势显著,而煤铁复合体的前提就是临近铁矿,又临近煤矿这两种资源,从而发展钢铁产业。
英国本土,德国鲁尔区,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都是典型,而反面例子就是法国,法国工业因为缺乏充足的煤炭,所以渐渐掉队。
而东非只有获得南非和莫桑比克两个地区后,才有了建设煤铁复合体的条件,就比如太特工业区就是煤炭和钢铁资源都比较丰富且集中的地区。
除了资源的有无、储量和分布以外,交通成本,东非显然也只会比美国高,美国有开阔的中央大平原,铁路,公路建设成本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的地区之一。
而东非则地形更加复杂,高原,盆地,山地和平原交错,且多峡谷,这都增加了东非交通建设上的难度。
不过,东非在地形上也不算太差,只能说处于中规中矩的水平,因为高原为主的原因,整体上东非还是比较平坦的,但是交通建设成本肯定比美国和欧洲高,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东非解决这个相对不利因素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困难集中在前期,一旦建设完成,后面也算一本万利了,而东非的牺牲主要是数百万黑人劳工,而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黑人对于东非政府来说只是一串数字,或者说消耗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