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新夏这边天天念经,可能对阴间的法则造成一些影响。”
在安排夏王父子去替自己当牛做马后,
安河水伯一边啃着从恒河那边捞来的小鱼干,一边对正在庙宇之中,欣赏比丘们反光头顶的本体说道。
“你知道的,人心有所愿,在阴间便会有所体现。”
而比丘们宣扬的“积攒功德,福泽子孙”等等说法,
也着实和诸夏先贤的教导,极为吻合适应。
《周易的坤篇中就曾提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因此,
夏国的百姓对佛教的说法,接受的比较顺利,并没有因为其源于异教,就视之为洪水猛兽,排斥非常——
除却诸夏君子们骨子里的务实传统,自古就有“只要好用就能拿来用,我管你这的那的”原因之外,
也有一定新夏对身毒,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不论文明还是武力,都凌驾于其上的缘故。
所以,
当身毒诸国的僧侣们以婆罗门的身份,骑在国主这些刹帝利,富商这些吠舍身上作威作福之时,
夏成王可以理直气壮的在全国颁布“绝地天通”的命令,做出只有夏王才能沟通天地神灵,任何僧侣都要服从自己的宣扬,并且得到臣子、百姓的一致认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