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又使已经到了汝南的淮南军,不要在庐江、汝南两地的边境游荡,防止吴人起疑心。
而是让淮南军直接回九江去,待到用兵之时,直接便可从合肥出发。
自肥水而入,即可直下庐江。
至于汝南之地,李翊则发书上谏刘备。
希望他能够为汝南再增益一支军马。
并表示,只要刘备派得人够多。
李翊他就有把握不费一兵一卒,仅通过军事压力,逼迫庐江吴人投降。
刘备在徐州,听说李翊下令撤回了军马,惊得目瞪口呆。
正欲使人去问李翊为何如此,不想李翊主动使人来了。
当即便问,寡人让丞相陪孔明南下,是辅助他收取荆州的。
结果丞相不取荆州,改取庐江,舍本逐末,何也?
李翊乃亲笔手书一封,答复刘备。
刘备得其书,书略曰:
“臣翊顿首再拜,谨奏齐王千岁:”
“臣观天下之势,欲制东吴,必先取庐江。”
“庐江者,吴之咽喉,荆州之锁钥也。”
“今周瑜倾兵西进,与曹仁争荆襄之地,江东空虚,此天赐良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