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朱元璋枯瘦的指节划过书页间"靖难"二字,墨痕竟渗出暗红——那是去年宁王献上的辽东朱砂,说是长白山巅的凤凰血。
"洪武二十三年,徐达在漠北教你们兄弟骑射。"老皇帝突然攥住朱棣腕骨,拇指重重按在虎口茧痕处,"你连发三箭皆中红心,却在箭羽上偷偷刻了北斗七星——"话音未落,檐角铁马被夜风撞得铮鸣,惊得《山河社稷图》上燕云十六州的绢帛微微颤动。
朱棣的衮龙袍领口已被冷汗浸透。
他清楚记得那个朔风呼啸的黄昏,自己将刻星箭矢射向落日,徐达抚掌大笑说"四殿下这手追星箭,倒像是要射落紫微星"。
此刻父皇掌心的老茧,竟与徐达当年拍在他肩头的触感别无二致。
"儿臣......"话刚出口,朱元璋突然扯开他的右衽。
冰凉玉扳指擦过锁骨,露出心口处淡红的旧疤——那是十二岁随蓝玉征讨残元时,被流矢擦过的伤痕。
老皇帝嗤笑出声:"标儿八岁习《千字文》,写'剑号巨阙'时总把'巨'字的方框封死。"他沾着朱砂的指尖按在疤痕上,恰似当年朱标在东宫描红时点下的朱批,"宋濂说这是'困龙之相',结果......"
铜壶滴漏突然发出空瓮般的回响,蓄了整刻的时辰竟凭空消失。
朱棣惊觉沙盘中的黄河不知何时改道,裹着朱砂的浪头正扑向北平城郭。
他腕间的翡翠念珠突然绷断,十八颗玉珠滚进"靖难之役"的墨渍里,颗颗都映出徐达佩刀上的睚眦纹。
"知道陈友谅最后写给咱的信么?"朱元璋的皂靴碾碎两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