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好比.....好比张举人家!”那小吏说道,“张举人的女婿,是六安仓的管库使,他家的粮食从粮库的东门进去....东门是称重的地方。从东门进西门出,怎么进的怎么出!”
\n
李至刚眯眼,“也就是说士绅之家,满载粮食的货车,从东门称了一遍之后,再满载从西门出去,粮食不入库?”
\n
“入,最后是入的!”那小吏说得口干舌燥,“但是他们来来回回要走好几遍,一车粮最少称三遍!”
\n
“嗯?”李至刚陡然瞪眼。
\n
一车粮走了三趟,就是三车粮,朝廷按照三车粮的价格给,可真正入库的只有一车粮。
\n
见李至刚没说话,那小吏马上又大声道,“不只扬州这么干,其他的地方的粮仓,也都差不多!”
\n
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大到李至刚一时半会都消化不了。
\n
这何止是触目惊心呀!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n
“怪不得万岁爷视官绅为毒瘤,一心要推行新政!”李至刚心中暗道,“在让他们这么弄下去,再过三十年,大明朝的根子就烂了!”
\n
想着,他忽然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又问道,“士绅的三车粮算一车,那怎么抹平账册?”
\n
“不用抹啊!”那小吏先是一愣,而后道,“官仓里本来就有宝生号的粮食呀!粮食放在那,谁能分辨是谁卖过来的?只要数目上大差不差.....”
\n
“那宝生号一旦运走粮食,不就露馅了?”李至刚问道。
\n
小吏张口道,“那些都是陈粮,宝生号是放在那里装样子的,轻易不会动。他们动的,只有新粮!”说着,咽口唾沫,“大人或许不知,官仓中的粮食最上面几层还算看得过去,最下面的,早都是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