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他加一份担子就是刘辩对老臣的剥削了。
司徒董卓的病还没好,陆康年过七十……
原本最适合领平尚书事的三公,真正能做事的,竟只有年纪最大的陆康了。
不过刘辩想了想,还是决定把朱儁也放进名单之内,到时候可以叮嘱朱儁五日来一次,也算是对老臣的优待了。毕竟领平尚书事不等于真的要去处理尚书事。
至于董卓,虽说少谁谁尴尬,但谁让董卓生病了呢。
三公如此现状,让光禄勋从三署中多挑选一些优秀的郎官充任三公府属官的空缺,进而为三公分忧,免得他们还要考虑征辟哪里的贤才作为属官,也很合理吧!
刘辩觉得像他这样为老臣考虑的天子已经相当少了。
三公总不至于有意见吧?
然后将三公所能征辟的官员数量渐渐减少,温水煮青蛙,慢慢形成常态……
三公之外,还有录尚书事和平尚书事的常客何苗……如今的刘辩早已经不需要何苗来替他站台了,他也在考虑什么时候将制度上并非常设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取消掉了。
从此前何苗和董重的主动请辞可以看出,两人都明白这一天早晚要到来。
对此,刘辩也不能亏待两人。一来他本心如此,且也要防着有人非议他刻薄寡恩。
是以刘辩还是在上面加了常客何苗的名字,至于董重……何苗好歹有些处理尚书事的经验和能力,而董重刘辩都不稀罕说他,刘辩觉得到时候给他挂一个侍中吧……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