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庆云楼、春华楼这众所周知的八大楼,也基本都是鲁菜风味。东兴楼始于1902年,被誉为八大鲁菜饭庄之首,历代都是高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东兴楼位于东安门,那时候,坐在东兴楼里吃饭,一抬头就能看见皇帝家里的大院门,可以说就是与皇帝为邻。由于住在东兴楼周围的也都是些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东兴楼自然也把自己往高档次上“装扮”,餐具用的是银勺、银碗、象牙筷子。”
“泰丰楼则因孙文夫妇的光顾而名声大噪。到泰丰楼吃饭,讲究的就是风味和高档服务。酒足饭饱之后,饭庄还要奉上一包点心,有银丝卷、枣泥方脯、四喜包、肉丁馒头和烫面饺,做工精细,非常可口。食客们大都舍不得当场品用,带回家慢慢吃或馈赠亲友。泰丰楼和京剧的渊源也很深。据资料记载,中国四大名旦每个月每个人都有两三场聚会在泰丰楼,孟小冬拜师据说也是在泰丰楼。”
“正阳楼是一座临街的二层小楼。二楼设有单间雅座,专门招待有身份或讲究的客人。正阳楼最值得一提的是螃蟹。梁实秋先生在《蟹》一文中提及过:在北平吃螃蟹,唯一好去处是前门外肉市正阳楼。那时候,每年秋天,正阳楼都会派专人去天津附近盛产螃蟹的胜芳镇选购螃蟹,然后,将螃蟹养在大缸里,浇鸡蛋白催肥。民国年间,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等军政界要人也经常会在正阳楼饭庄设宴待客,甚至国宴有时也会在此举行。”
“致美楼原为姑苏菜馆,名为致美斋,是南方风味小馆。因为古代南方考生进京赶考,吃不惯北方菜,让致美斋一众江南小馆在北京得以落脚。后来,致美斋被山东人买下,加入山东菜系,改名致美楼。”
“春华楼开办于民国初期。在“八大楼”中,其它七家都经营鲁菜,只有春华楼,以江浙菜为主。在鲁菜称霸的京城中,江浙菜显得格格不入,春华楼就是凭小巧玲珑的精致味道,在北京站稳了脚。菜品精致的菜品,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现在提起春华楼,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春华楼关门时间较早,人们早已遗忘了它。”
“现在的老北京念念不忘八大楼,是因为它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