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给出了基于理论和数据的详细解读,让台下的员工饱尝了一顿有关网络知识和网络建设的大餐。
到提问答疑环节。对专业的提问,他使用技术语言详细解答;对于不专业的提问,他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回应。对竞争对手F公司和Q公司的设备型号和性能指标,他也了如指掌。他妙语连珠,抑扬顿挫,没有一个人能难倒他。
他把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讲解标书花费45分钟时间,回答问题花费15分钟时间。
最后,他对参与H企业招标项目的全体人员的辛苦工作,表示深深感谢,并向她们鞠躬致敬。
沈菁、林海东和到场的员工都被秦科的表现折服,不禁为他鼓掌喝彩。她们认为C公司如果这次不能中标,老天爷都会不答应。
沈菁站起来,走上讲台,笑着说道:“感谢秦总精彩的讲解。他让我知道什么是专业,什么是能力。让我对我们C公司这次参与H企业的竞标,更有信心了。秦总是你们所有人的榜样。如果你能达到秦总这样的技术水平,我马上让你的薪水翻倍。”
沈菁的一席话,立刻激发了台下员工们的工作热情。
李童看着讲台上神采奕奕的秦科,心头不禁思绪萦缠,又发起呆来,竟然忘了鼓掌。
商务标书的内容需要保密,尤其是极为敏感的竞标标价,所以,林海东没有当众讲解商务标书。他和秦科一起走进沈菁的办公室,三个人一起商定了标书的诸多细节。
最后,林海东说道:“沈总,秦总,我们做了三份标书,但最终只能有一份中标。你们更倾向首先使用哪一份?或者说客户会选择哪一份?”
沈菁不说话,而是看向秦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