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被击溃。为什么袁世凯部没有前去?
我给大家讲讲军队里的事情。在新兵班的时候,班长让我去打其他班长,我最好去,因为我不去,我的班长会把我提起来干。如果我的班长让我去打我的排长,那我最好去,因为我如果不去,我的班长会把我提起来干。有玩笑的部分,但你最好当真。
当然我的班长不会让我去打连长。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班长可能是5年兵,可能是8年兵,也可能是12年兵。而我的排长,他算上军校的军龄可能也就4到8年不等。班长的军龄大,而排长的军衔高。作为上下级,他们就可以沟通,在沟通中有时候双方都无法彻底压倒对方。但是班长面对连长,无论作为军衔还是军龄。都处于彻底被碾压的状态,班长有时可能会和排长嘻嘻哈哈。但如果跟连长嘻嘻哈哈,排长会被连长提起来干。这样一来,班长也毫无疑问会被排长提起来干。如果不服,他就会直接被连长提起来干。
作为新式军队,建立各级指挥节点。灵活作战的要求就决定了他会将指挥权下放各级。也就是说指挥权不再集中在主官一个人手中。
我必须对我的下级拥有绝对指挥权,这是我的根基。但我的手下也必须对他的手下,有绝对控制权,这是他的根基。那我和我的下级,同时对我下级的下级下命令发生冲突时,他听谁的?有了冲突,就有了平衡,就有了制衡,就不再拥有绝对权威,这时我和我的下级指挥权是平等的,只看谁可以笑到最后。而这时下级的下级作为下级是有选择权的,只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作为上级的慈禧中央政府下达了命令。作为下面五部军队的主官,传达上级命令,宣布开始执行作战计划。
作为改革新军不彻底,还是老传统,主官的权利命令是军队完全核心的的四部向联军发动进攻,然后被击溃士兵逃散。其中主官判断很重要,但下级意见呢?要是意见统一,打这样的伤亡比?这么容易溃散?下面不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