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强行执行命令,所以如此。
袁世凯编练的新式军队,因为编练的比较成功。所以他对部下没有绝对的指挥权。命令发布后,下级发生了抗命行为,加上袁世凯自己的犹豫,所以才没有发动进攻。
那么,为什么后来慈禧重新掌权后,没能对袁世凯进行处罚呢?作为传统的军事主官拥有全部权力。你要对自己的指挥权负全责。战胜了有上级奖励,打败了受到上级处罚,有可能会被自己的部下取代,所以他们不能轻易犯错。有应付上级的需求,也有被部下背叛的可能,风险一直存在,而且很大。当袁世凯失去了部分指挥权,也就意味着他的指挥权是和下级分享的,如果有奖励,是他们都有奖励,如果是处罚,他们一起受罚,因为他们是一个集体。所以被部下背叛的可能性变小,所以在袁世凯有部下支持的情况下,才有能力向上抗争,慈溪的权术手段,也无能为。
而这时的背景是什么?新军武卫军一共5部,有4部和八国联军进行交战,被击溃后残部四散逃跑。荣禄和董福祥两人带一部分跟慈溪外逃。作为原来同属于李鸿章北洋团体关系比较亲密的聂世成,宋庆两部分,聂士诚战死,宋庆老迈(1902年没得)而且他们刚刚打了败仗,失去了组织,有时候上级的权威可以强行执行,但不代表下面的人没有反对意见。下级军官也是有彼此的关系,互相联系的(北洋武备学堂,留洋经历,受训过程)。他们看到袁世凯也受到命令,但却抗命,一下就感觉找到组织了。袁世凯有意拉拢他们,他们有意投靠。三部分军队开始合流,袁世凯部,开始增加到15000人。
新军一共5部分,但每个部分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比如,作为中军亲王荣禄统帅的部分就有1万多人。袁世凯有7500人,原来只占新军1/8的比例。在其他四部大量逃散损失的情况下,
他在新军中的比例开始上升到1/3,甚至1/2。
而作为部队老长官的李鸿章。作为老牌传统人物,他对部队的控制是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外部压力,以慈溪为首的中央势力一直想完成对军队的吞并,控制。而将部队作为私产的军队主官自然会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