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去换取他入太学学习的资格,并且要学习从前没有精读的五经,自然是一时难以接受的。
东海糜氏是朝廷外包煮盐和贩卖食盐的商贾家族,在东海糜氏世代的经营下,一石食盐的成本从五十钱降低至了30钱,300座盐灶全力生产能达到月产万石的产量!
根据东海糜氏的家族志记录,孝武皇帝盐铁官营后,朝廷为食盐的官方定价最低是在孝宣皇帝时期,也就是一石100钱。(注1)
彼时朝廷会以一石50钱的价格从他们手中收走制备好的食盐,到了后汉世祖光武帝时期,食盐售价是一石120钱,朝廷考虑到运输成本,便将徐州地区的贩卖权授予了东海糜氏,要求他们贩卖食盐后以一石食盐70钱的金额上缴朝廷。
也就是东海糜氏一个月净赚利润20万钱,一年200万钱。
但这二百万钱利润又要上缴5%的商业税,这还是因为他们属于朝廷外包的盐商,因此没有征收10%的商业税。
此外还有总资产6%的算缗,还要承担家族子弟,以及家族雇佣的这些技艺精湛的盐工每年免役的更赋,也就是一个人300钱。
当然,他们也能偷偷贩卖超过朝廷准许的数量的食盐,再做些假账隐瞒,或是以一石120钱以上的价格偷偷售卖食盐,那眼馋这食盐买卖的商贾家族和当地郡守、县令就能乐开花了。
只要确认消息属实,都不需要太过确凿的证据,就能直接屠了东海糜氏全族杀鸡取卵。
反正还有无数想当那只下蛋鸡为朝廷制备和贩卖食盐的商贾家族呢,还能顺手捞着鸡肉吃,何乐而不为呢?
后汉以来食盐的价格总体还是维持在200钱及以下的,但十常侍肆虐时期,食盐的价格被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