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成功了,但当导演并不成功,我拍自己的电影,我感觉特别幸福之类的话,引来了一片群嘲。
当然他的这番话确实过于偏颇,如果大家都去拍文艺片,那电影人非饿死不可。中国的电影市场永远都不可能象现在这么欣欣向荣。
但客观的来说,电影不但需要好看的商业片,同样也需要代表和体现文化和艺术的文艺片。
你可以说王晓帅的电影晦涩难懂,你也可以说他是在自嗨,他的电影甚至还会某种程度上引起当局的难堪,但是你又不得不否认,他的电影就是记录了一个曾经真实的时代和这个真实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如果没有人去拍这类的电影,或许若干年后人们就会淡忘掉这一段历史,也不会知道在那段历史中人们的生活状态。
你说他夸张么?一点都不夸张。
当年拍《青红》的时候,贺新就曾在当地跟很多人聊过,也许现实比电影里描述的更加残酷。
“准备什么时候上映?”贺新随口问道。
正是出于上述的原因,他对这部片子的票房真的没什么期望,赔了就赔了。
王晓帅却依旧还是充满希望道:“目前看来五月份是合适的。”
都不用于东开口,贺新也知道每年的三、四、五这三个月的档期是相对冷清的,但是呢三月份、四月份往往还有进口大片,五月份虽说有个五一档,但相比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等等要冷清多了,而且没什么大片,竞争要小得多。
……
旁晚六点半,位于上海长宁区新华路和番禺路路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