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不缺的就是人精,裴潜、王肃、黄权、刘晔……哪一个不是久谙政事、琢磨人心的高手?皇帝露出一个微不可查的信号,这些人竟然全都在同时接住了,同时思索了起来。
反倒是在场的曹真、曹植、曹泰、程喜这些将军们一时茫然,桓范似乎发觉了哪里不对,眼神止不住的乱瞟,到底是比裴、王、黄、刘、陆这些人差了一些……
而此时众人的同时沉默,竟似蓄力待发一般,只待哪一个人作出头鸟率先来说。
枢密副使刘晔素来快人快语,但处于这种场合,他心中也难得生了几分畏惧,尚在纠结该不该最先开口……
很显然,硬刚吴蜀的十万联军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将他们冷在江陵一段时间,不说半年,哪怕三个月也好,内部起来的纷争定会破坏这个已然不平衡的联盟。
更何况,曹真作为此处名义上的主将,已经取得了最大的一份功勋。若是真如曹真所说聚众二十万来打江陵,且不说后勤够不够、能不能打的下来,难道灭吴的首功全要让曹真得了吗?
陛下愿意看宗室将领权重到这个地步吗?该不该选些其他将领来立功?
刘晔纠结,同样素来积极的裴潜也在纠结。
在裴潜看来,曹真封王已成定局,而伐吴首重水军,陆逊作为水军主帅、吴地旧人、陛下妹婿,身上的一个王爵似乎也跑不掉了。而满宠之处迟迟没打开局面,纵然有运气的因素在,但他退守当阳乃是事实,第三个王爵说不得要落到太尉、枢密使董昭的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曹真在战后必然被高高挂起,封了王爵若再领兵,那可真是遗祸后世了。按照陛下的性格,倒是应当自为主帅,将那些中年、青年的将领们在打江陵的过程中历练一番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