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
这是向来崇尚文艺的冯保,最擅长的伎俩。
刘应节三人对这个“贪墨变为暂时挪用”的罪名并不感到意外。
锦衣卫若不钻空子,为武清伯减轻罪名,那才奇怪呢!
此罪状出来后,因武清伯李伟和绸布商邵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又不能大刑伺候,故而很难挑出毛病。
在这种文字游戏上拉扯,越拉扯,越扯不清楚。
绸布商邵方自知必死无疑,为了流放的家人能活下去,只能背锅顶罪。
刘应节、陆光祖、陈瓒三人商量一番后,决定认可此番罪状。
他们仅想将武清伯绳之以法,并不想将李太后的娘家人一锅端,也不可能一锅端。
当即。
曹威与刘应节三人对审出来的罪状,达成了一致意见。
不过在“定刑建议”上,双方分歧甚大。
曹威认为:武清伯李伟乃外戚之身,贵不可言,此次之过,全是听信谗言,外加年事已高,犯了糊涂,建议剥夺其爵位,贬为庶民。
三法司则认为:外戚犯法与庶民同罪,武清伯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外加使得十九名戍边士兵冻死,北境兵怨沸腾,应执行绞刑。
三法司知晓将武清伯处死的难度有点大,但他们必须依《大明律》而言。
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