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万年风沙吹,亘古堆积。
沟壑纵横,荆棘豆蔻。
锣鼓秧歌扭,粗狂沙哑的秦腔在黄土高原上荡气回肠。
凤鸣支离破碎的桑水。
流入九曲蜿蜒的黄河。
这就是陕北。
栖身之所,落脚之地,中国红军决定在此生根发芽。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此时红四方面军约4.2万人,红二方面军约1.4万人,中央红军(包括红一方面军,陕甘红军,红十五军团)约3万人。
数月后,三大主力齐聚陕北,中国苏维埃工农政权得以保存,红军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结束。
中国苏维埃政治领袖和红军著名将领们全都齐聚陕北,力量凝结,准备共同抗日。
即便是暂时落脚陕北,国破家亡抗日在急,国民党老蒋还是不打算放过红军。
蒋继续游说四方军阀围剿封锁陕北红军:北部的晋军阎锡山;西部的甘肃宁夏马家军马鸿奎;东部的东北军张学良;南部的西北军杨虎城。
此时三大主力汇聚的陕北红军也今非昔比,身经百战,名将云集,长征结束后的疲惫战士们也得到短暂休息,恢复体力。
红军四面受敌,特别是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