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向,那里有三十万军队,其中包括张学良的二十万东北军、杨虎城的五万十七路军以及马步芳的三万马家军。
但红军官兵们淡定自如,兄弟部队精兵强将都在一起,人多力量大,不惧任何敌军进攻打仗。
在贫瘠的黄土高原扎根,人多就暴露出一个大问题:粮草不足。
陕北这地方不太富裕,交通闭塞,粮食产量较低,经常刮风沙,庄稼成活率低,当地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
现在又突然涌入大量红军人口,物资供应压力就更大了。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得红军连过冬的棉衣棉被都短缺,盐巴食用油的供应也紧张。
为应对人多粮少局面,陕北红军只能采取自力更生的措施,边练兵边生产,以南泥湾为榜样。
陕西省东北军的掌门人是张学良,他的部队原本在东北三省驻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挑起战端,奉行老蒋不抵抗命令的张学良带领部队逃到关内,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
丢失老家东北让张少帅背上一个千古骂名,
张的东北部队进入关内陕西省,进入西北军杨虎城的防区内,非常尴尬。
南方的红军到达陕北后,张执行老蒋的命令,要围剿红军,但是跟红军打仗,东北军经常损兵折将,出现战损,也无法就地补充兵源,一是本地西北军杨不答应,二是国民党老蒋也不支持,明显是要限制东北军的发展。
1935年11月冬季,初来陕北的红军与陕西张学良的东北军开始在直罗镇较量,老蒋在这时命令西北剿红总司令晏道刚向陕北红军进攻。
为了增强晏道刚的力量,老蒋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