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凡事过了头,必将酿成悲剧,在中国也不例外。
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努力去改变。
清朝末年,出生于鄂渝边界帽子村的刘家铁匠,格外与众不同,他天不怕地不怕,在遍地文盲的穷山僻壤里,为炫耀自己读过一点书,给三个儿子分别起名叫刘邦刘秀刘裕。
铸锅锤桶、锻斧打铁、淬火抛光、磨剪子、锵菜刀、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当街坊赞扬刘铁匠手艺精湛时,他就得意回应:“我能领悟原理,看透人心!”
于是,原名刘鱼泡的铁匠干脆自我改名叫‘刘悟透’,年轻气盛的他频繁向外高调宣称自己料事如神,智慧谋略堪比姜子牙诸葛亮,但乡亲们感觉小铁匠的本领根本无法与治国安邦的诸葛亮相比,就是一个吹牛大王。
虽出生偏远寒苦,但刘悟透十五岁就自立门户,在湖北省巴东县牛角镇集市大街开铁匠铺孤身谋生。
虽性格张扬,言语浮夸,但刘悟透思维清晰,行动胆大心细,工艺精益求精,出手产品的质量在整个集市闻名遐尔,他又仗义豪爽,经常给穷苦人家免费修补金属器皿。
自然,镇上的人都很喜欢他,热衷倾听刘铁匠口若悬河的吹牛,找点乐子嘲笑调侃。
牛角镇市集大街距离帽子村七十多公里,是附近方圆百里深山老林居民的唯一采购交易物资所在地,穿镇而过有一条名叫哭河的清澈河流,发源于高耸冰洁的冈吉托孤山脉,最终在宜昌牵马岭汇入长江,牛角镇位于哭河下游。
哭河流域上游两岸,青山阡陌、绿树成荫、瀑布飞溅、溪涧葱翠、鸟语花香,西岸有一个面积巨大的群山堰塞湖,叫镜湖,平均水深百米,极其干净平静透彻,像一面巨大的圆镜,倒映周边群山的秀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