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码头西方陡峭乱石巨礁上,屹立一座砖砌十三层五角形截面寺塔,高约七十米,此处曾是一座庙宇,后因朝代更迭战火硝烟被烧毁,独存这座残破而不塌的千年古塔,塔内楼梯台阶已朽断,人亦止步,第七层望河墙面雕刻着深陷醒目传说是剪烛和尚题名的宋楷三字:罗织塔。
成群结队的流浪乞丐就在罗织塔下落脚避雨。
淬火机械修理厂里的刘悟透终于修好了机床,启动柴油发动机,轰轰开始运作。
有枪在手,才是王道。凭借天赋的结构记忆力,‘太上皇’决定使用机床秘密仿制生产子弹和****。
刘悟透感觉徒弟一瓜葛挺聪明机灵,悟性颇高,半年就能熟练操作打铁淬火冶炼锻造的基本流程,成为得力助手,迟早要独当一面,而且中国少数民族的男人不用留长辫子,樊篱族的一瓜葛脑后没有长长辫子,令‘太上皇’非常羡慕。
厂房里升起了铁匠铺大火炉,名为机械修理,实则业务广泛,因为毗邻码头,地理位置优越,靠河背街,自开张以来,薄利多销,童叟无欺,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过境舟船要修锚焊链,财主富户要装铁门防盗,百姓家补锅箍桶,商贾车轮铜锁,马帮镖局衙门的枪支刀剑,凡是金属器皿故障,人们都愿送到刘悟透这里来处理,他拥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床,折弯削割切片焊接抛光极快,精确度高。
厂里金属材料日益紧缺,刘悟透开始大量收购任何金属废品,体积巨大的船锚是他的首选。人手明显不够,日夜忙碌的刘悟透开始招工,依然选择媳妇娘家人。
中午用餐时,徒弟一瓜葛突然建议姑丈应该再开办一个透明玻璃烧制厂,充分理由是:透明玻璃窗户代替纸糊窗户将是大势潮流,家家要用;装酒的玻璃瓶,喝水的玻璃杯,学校的玻璃钟,女人梳妆的玻璃镜子,船舶指南针的玻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