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学堂老师戴的玻璃眼镜,需求太多;烧制玻璃比烧制陶瓷容易,成品制造周期短,原材料也简单,而且破碎的玻璃渣可以回炉熔化重新再造,破碎的陶瓷渣却不能;烧制玻璃的技术难度比冶炼金属淬火的技术难度低,而且烧制玻璃不需要类似机床的复杂设备,精通冶炼的姑丈烧制玻璃应该绰绰有余。
刘悟透彻底心动,决定在修理厂院子后面再开一家玻璃烧制厂,立刻,马上。
‘太上皇’任命十五岁的内侄一瓜葛为淬火机械修理厂和未来淬火玻璃厂的双厂总经理,年薪五两白银。
一艘来自镜湖地区樊篱部落的帆船在牛角镇瓦罐码头靠岸,四人樊篱族男人下船,挺着大肚子的一袋米和母亲一布衣在码头台阶翘首迎接。
一袋米的大哥(一瓜葛的父亲)石斛,大侄子葫芦(一瓜葛的大哥),堂哥簸萁(一袋米叔叔的儿子),堂侄板櫈(簸萁的大儿),四人来到牛角镇协助‘太上皇’创业,全部姓一。
急需人手的刘悟透火速安排四人职责:一葫芦在修理厂辅助一瓜葛经营前店;一石斛跑腿送货,上门收购金属废品;一簸萁监工筹建后院的玻璃厂;熟知水性的一板凳将跟随刘悟透出差四川;四人与一瓜葛都住厂里,由岳母一布衣天天送饭。
虽然修理厂生意红火,但各种开销巨大,极度缺钱的刘悟透要出远门去一趟四川,因为五万两白银一张的成年大熊猫皮太诱人,如果能捕获一只活着的大熊猫回来,三十万两白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太上皇’在瓦罐码头包租了一艘风帆小船,租期一个月,为省钱,没有雇佣任何船工,带上熟知水性的侄儿一板凳,二人驾船出发。临行前交待:店里和家中事务由媳妇一袋米全权安排。
二人驾船沿哭河顺流至宜昌,再逆流长江赶往重庆,途经西陵峡巫峡瞿塘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