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市井间物和价的背后,都是民生啊。
上一次,她如物件般被陈癞子带来这瓦市,这一次,她想记住所有不属于这里的“物”和疮痍。
记住了,将来才会去改变。
-
这一圈走下来后,温瑜和萧蕙娘已将绣帕的价格打听清楚了,商贩们一律喊价二十五文一条。
但那只是普通绣帕的价格,她们逛遍了整个瓦市,也没瞧见有卖苏绣绢帕的。
温瑜同萧蕙娘一通合计,暂且保守地将苏绣的帕子定了五十文一条。
只是让二人没想到的是,这瓦市里也有不少老妇或年轻娘子,拎了个篮子在叫卖各种绣品,得益于她们已经吆喝上了,温瑜和萧蕙娘臂弯里挎着篮子,都不需要再费嗓子,来往行人便已知道她们是卖什么的。
但卖家多了,招徕生意便不是件易事。
萧蕙娘喊着苏绣的名头,虽是引了几个妇人上前来瞧帕子,但一听说要五十文一条,便都摇摇头走了。
如此几次后,萧蕙娘心中也没底,同温瑜商量:“这帕子定价高了没人买,要不改做三十文一条?”
温瑜回忆这一路看下来的货摊,忽道:“我们去卖布匹的摊位附近转转看。”
萧蕙娘有些迟疑:“这……可行么?我怕布摊的摊主赶人……”
卖各种小件绣品的,都聚在这一片,万不敢去布商贩子们那边遭人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