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小样和想法清晰地阐述了一遍。
漆思源仔细看着小样,又对照了一下原照片,眼中露出赞许:“好!这个改动很有道理,符合视觉引导规律。就按你的想法来!”他拍了拍蒋梦言的肩膀,又补充道,“对了,**诗词里那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意境非常贴切。你考虑把它用端庄的宋体美术字,写在画像下方点题,就像标准宣传画的格式那样。”
“好的!”得到了漆老师肯定的蒋梦言信心倍增。
回到工位,他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他叫来范建川帮忙,两人用木工墨斗在巨大的展板上弹出放大定位的九宫格线。然后,蒋梦言自己开始用铅笔小心翼翼地勾勒轮廓,将反转后的人物形象精准地放大到展板上。这个过程必须极其专注。
蒋梦言全神贯注,沉浸在笔尖与纸面的交流中。他仔细揣摩着照片里**的神韵,力求在放大后依然保持那份平易近人又高瞻远瞩的气质。他特意强调了阳光感,在**的脸颊、肩头和白衬衣上预留了高光的位置,这正是“红光亮”中“亮”的关键。背景的田野和谷穗,他也计划用更饱满、更富有生机的色彩来渲染“丰收”和“希望”的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伟岸的身姿轮廓逐渐在展板上显现。蒋梦言凝神静气,沉浸在勾勒塑造中。
冷不丁,一个略带质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哎,梦言,你这……**的脸怎么朝左边了?”范建川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抱着胳膊端详画面,语气有点怪。“这跟照片上不一样啊?你这随意改动**形象……胆子是不是有点大了?”他刻意压低了声音,带着点试探的意味。
蒋梦言握着铅笔的手一顿,心猛地一跳。
这时,一个清亮的女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插了进来:
“范建川!你瞎琢磨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