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三月前至隆德见过老教主,遵老教主意愿我混元教自今日起更名三阳教,教中经典《混元点化经》更为《三阳了道经》,老教主仍为我三阳教总教首,教中事务由我代掌,望各位以教中大事为重,同心携手,共同复兴大明。”
五十三岁的刘之协口中老教主刘松于乾隆四十五年被安徽官府抓获,后被送隆德给披甲人为奴,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这刘松人老心却不老,于隆德为奴期间一直与各地教徒私下联络,知另一大弟子宋之清与刘之协不和,便写了封亲笔信劝宋之清与刘之协合作共同壮大混元教。
只宋之清现已认了河南李三瞎子为师,自立西天大乘教,又立李三瞎子的儿子卯儿为“牛八”,现大乘教徒多达十万之众,已然与混元教分庭抗礼,加之李三瞎子原因,宋之清没法回头再与刘之协同掌混元教。
但宋之清还是给了师傅刘松面子,称刘之协要是起事反清,他大乘教必在河南响应。
如此,刘松也不好为难宋之清,另派人前往四川、湖北联络各地白莲分支,约定乾隆五十八年共同起事。
为何是后年起事,原因是刘松认为单以混元教在安徽的势力很难有大的作为,所以必须川、皖、鄂、豫数省教众同时起事方能掀起声势,一举捣毁清廷于这数省的统治。
这也是吸取乾隆四十五年事败教训,当时刘松虽然发展了数万信众,也秘密于深山打造了一批武器,可没等他制定起义计划,就因教众出卖被县衙的三班衙役给一锅端了。
说到底,起义不是振臂一呼就能成功的,首先得打造出一支绝对听命不惧死的精锐。
人数至少要有三五千,不然单靠普通教众根本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