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世上还有一个门阀士族存在,起义就尚未成功。黄巢每攻下一座城市,都会对世家大族和宗室成员进行大规模屠杀。
进入长安后,黄巢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措施。他攻占了天阶塔,焚毁了锦绣,将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处决,而四品以下官员则继续留任。他对宗室成员和世家大族进行了全面搜捕,一旦发现有反抗迹象,便全族诛杀。
据史书记载,他纵兵屠杀了8万人,血流成河,人们在大街上行走时,都要提起裤腿跨过血河。
这与其说是屠城,不如说是“洗城”,用鲜血洗遍了整个长安。至于黄巢的善恶好坏,这一点我们难以评价。
自黄巢之乱爆发以来,天下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婚姻不再问家世,社会不再问出身。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唐朝所设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才能在下一个时期得到真正实施。
一些获得土地的农民也因此发挥了抑制土地兼并和削弱士族势力的作用。
所以才有了宋朝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格局。而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门阀士族,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无踪。
然而,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动荡,甚至不止一次,例如侯景之乱和阴之变等事件。
南北各地的士族都遭受了大规模的屠戮,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那么,为什么当时士族没有消失呢?反而是黄巢一次屠杀,就让士族彻底消失了呢?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隋唐时期中央集权的增强以及科举制度的实施。士族最初只是地方上的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当统治者将其吸纳进政权体系后,他们便摇身一变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