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之前,近枝族人以血缘为由,霸占谢老爹家产的时候,他们没有管束,这么多年过去,即便谢老爹已经拿回产业,养下女儿,也不曾与族人有过多的亲近。孩子总是跟在父母的脚步后面,谢寒梅与族人也无太多交流。他们的小家,孤悬在山脚下,与族人很是疏远。
如今,谢寒梅请小五叔陪同,老里长都吃了一惊,“犟头驴改性啦?”
有成年男子陪同,的确好使。
谢寒梅和小五叔登门,一一拜码头。那些人见识了谢寒梅不靠他们,也能把铺子支应开,本心上也不愿两败俱伤,只是苦于没有中间人递台阶。如今谢寒梅主动低头,大多数人顺着台阶就下来了,按照规矩,该交的保护费交了,该入的行会入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两个自觉家大业大不买账的,谢寒梅也不在意,她哪儿能博得人人喜欢,银子还有人嫌弃铜臭味呢。
全程,小五叔只是压阵,可有这块压舱石,谢寒梅的所作所为愣是顺利了许多。
回到灌县,谢寒梅大肆购入山地,开辟茶园,请了许多佃户,也把田地租给族人。成熟的山地本有梯田,只是灌溉不便,没有统一规划,很难修建水利。有了谢寒梅这个统一的主人,自然能办到,明年茶园增产有望。
需要开荒的山地,难度颇大,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谢寒梅钱给得足,在灌县已经有了名声,自然有人愿意趁着冬日农闲,来挣这份快钱。
谢家名下产业犹如面团一样,加入酵母,一夜之间膨大数倍。
原先不和族里接触,只觉得这些都不是好人,因谢家只有一个女儿,暗地窥视谋算,想要侵吞家产。如今频繁和族人打交道,才发现族中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随波逐流,只想挣两个钱。少数有见识的,知道谢寒梅的本事,愿意投资,博个奇货可居。更少的是心眼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