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踩地面,觉得应该有做夯实加工,并不是单纯除了草就当做道路来用。
\n
山坡大约有45°,比起一般的桥梁要来得陡峭很多,如果是质量差一点的民用车,可能都没法正常爬坡上去。
\n
但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虽然消耗的体力远超过平常,可他们离开了学校,没有家长的束缚,还能接触平时绝对禁止的事项,心理因素使得他们并不觉得疲劳,也许还因为兴奋而感到精神百倍。
\n
在山阴小道上行走,两边的树枝舒展,将头顶的天空覆盖,像是多了一层保护伞一般,如同行走在由木与叶建成的建筑中。
\n
房顶是绿荫如盖,墙壁是绿树成林,脚下更是不知堆叠了多少年的泥与沙石,空气都比城市中更舒畅。
\n
孩子们深吸口气,嬉笑着跑跑跳跳。
\n
哪怕向导在行动前已经提醒他们管理好自己的体力,可这个年龄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精力无限,哪里想过体力极限的问题。
\n
萩原研二控制着自己的速度,跟着向导和老师的脚步,以匀速保持着前进的步伐。
\n
随着海拔的提高,周围的树林逐渐变了颜色,树叶从宽大繁茂向稀疏而浅色发展,树种也从常绿阔叶林向针叶林、冷山林改变。
\n
树叶减少,使得被阳光照射的路段变得多了起来。地面上岩石裸露的部分也替代了软烂的泥土。
\n
萩原研二摸出墨镜戴上,还给自己戴上一顶棒球帽,遮挡住阳光对眼睛的伤害。
\n
学生们的体力已经被消耗了大半,脚步也变得沉重。亏得路上已经大都是石头了,若还是泥路,恐怕被绊上一跤的人不在少数。
\n
刚才闹得最疯的孩子问老师:“什么时候到山顶呀?我好累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