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说:“我看了报道,知道杜威先生秉持的是实用主义哲学,正好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与您探讨一下。”
杜威说:“先生请讲。”
孙先生说:“关于您的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学者,提到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影响了众多中国的读书人。想做到知行合一绝非易事,所以后来产生了两种观点,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
杜威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们欧美之人,只知道知之为难,未闻行之为难。”
即杜威认同“知难行易”。
孙先生深以为意:“我有同样的感慨,知难行易,知难行易啊!现在的中国,就是找不到一条康庄大道,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
孙先生人生相当波折,尤其是革命道路上。
其实在普通人看来,确实是“知易行难”,因为你总能找到成功者指引的路。
而一旦到达某个层次,需要探寻未知的事物时,便是“知难行易”了。
反正这两者没有绝对的对错,经常被当成辩论题目。
杜威问道:“李谕院士,你怎么看待?”
李谕说:“中国的古训长久以来是“知易行难”,因为学问大体固定,只是有些人不愿采取行动。虽然某种程度上说,知易行难没有错,但问题是国人缺少了“知难行易”的观点,我认为二者都应该有。”
杜威笑道:“李谕院士更有中国人的中庸特点,不喜偏激。”
李谕耸耸肩:“中国一直有自己的特色,与西方大不相同。”
杜威说:“确实,贵国学习外国经验,也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