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起,盛世倾,诗人怨。诗以言志,杜甫写的是自己的感受,写的是眼见的黎民血泪,也是这个时代。
\n
什么叫诗史?我们将杜甫与大唐等而观之,他的命运与家国兴衰紧紧相连,意气风发是盛唐,颠沛流离,是国运渐衰。他的诗、他的一生,恰是半个大唐的盛衰史。】
\n
北宋。
\n
欧阳修遍观全书,又与众贤士修撰唐五代史此时他对楚棠的讲述感受颇深:
\n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杜工部安史乱后所作,真有怨怒之声。”
\n
一齐修史的宋祁也不无感叹地点头:“杜工部离开夔州之后,先后流于荆、湘之地,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之句,唐代虽有宪宗中兴,却毕竟无法再望贞观、开元,其势若此,盛衰翻覆,诗中可见。杜诗之史笔,由此可见。”
\n
洛阳。
\n
青年杜甫心中惆怅不已:“大唐如今繁盛至此,若不是有水镜这等机缘,谁又能料得到将来呢?”
\n
李白同样悲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由盛转衰,原来只在一夕之间。我之早亡,竟可算得上是天幸了。”
\n
他一笑,眼中不无讽刺。
\n
杜甫忽然站起身,神情中透着坚定:“我要入长安。”
\n
李白颇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杜甫抿抿唇,脸上是青年人特有的执拗:
\n
“国家之危近在眼前,若陛下圣明,听得水镜示警,诛奸佞而勉政事,我自当求仕进而尽绵薄;若……陛下仍旧不察,那边便用我的诗笔,骂权奸,书民困!”
\n
“好!”李白大笑起来,“好一个杜子美!我与你同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