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
早些年,在大宅中居住,他们夫妇便没有置办下很多的身外物——当然,除了书以外。用两人自己的话说,是精力有限,正经事还做不来,哪有工夫打理侍奉一屋子的东西?于是贤伉俪成了周遭亲友中身无长物的样板典型。
(“身无长物”出处:身无长物(长物:旧读
zhàng
wù,多余的东西)指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除自身外东西极少。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可用以形容人贫寒,家徒四壁;也可以用以形容人洒脱,不为外物所动。)
子默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山水字画,指着其中最大的一轴横幅,问道,“少姝姐姐,听大人们讲,这幅《界休八景图》是三伯父的亲笔手迹?”
(界休八景:即“介休古十景”,又称“定阳十景”,清康熙版《介休县志》卷二之地理部分有收录。除了本文提到的八景,另外还有“回銮胜寺”和“兔引仙桥”二景,前者传说为唐太宗李世民欲登绵山礼佛时至此回驾,敕赐“回銮”建寺;后者所涉绵山景点“兔桥”,与唐代空王佛的传说有关,而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即来向空王佛祈雨。空王佛,高僧田志超,道宣《续高僧传·志超传》有介绍,他以汉人身份被崇奉为佛,自元明以来,在介休及周边县市乃至整个晋中盆地,形成了历久不衰的地域膜拜现象,查遍中国佛教史和民间信仰史,都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因这两处风景在魏晋时期还未出现,故删去。其实古时在山西,每个州县几乎都要精心选出“某某地八景”,“某某地十景”之类,不但文辞优美,且自成系统,当地文人墨客莫不争相赋诗赞美,的确要比今人讲究风雅太多了。)
“是的。”少姝回答的时候眼眶有些发热,她当然记得这是父亲的得意之作,幼时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天。
得到确认,子默越发钦佩:“山水斋,果然名副其实。”
说着仰头观赏起来,他将画上景点逐一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