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后世的,都是对人的赞誉之评吗?”
“那可不尽然哦,”思霓给予明确否定,“依你那样揣测的话,有道先生岂不是成了‘好好’先生?”
“哦,都有谁得到过先生不太理想的预判呢?”
“广为人知的,有‘叹黄允之废于不笃道’,‘惜谢甄边让之失道’,及‘见史叔宾之基下’。”
少姝劲头更足了:“有这么多人啊,都是怎么回事?”
“名士黄允才貌双全,先生对他的评鉴是‘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此评一出,黄允立刻声名大噪,他自己也是得意非凡,认为从此前途坦荡,而有选择的忽略了先生的后半句话,他为登袁隗之堂,竟弃糟糠之妻,其妻累数其若干丑事,黄允因此而身败名裂。此岂非先生所言“守道不笃”而有所失吗?”思霓稍停,又接着说,“此后,其仕途自然受到波及,变得万分坎坷。但这人是有才气的,也自负,移居到洛阳,依然有不少人想要前来请教。”
(黄允:字子艾,济阴郡【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士,郭林宗对他评价的大意是“卿有超人的才干,可以成为伟人。然而恐怕恪守正道不够真诚,将会失去名誉。”当时司徒袁隗想替女儿求婚,见到黄允而叹息道:“得到的女婿能像黄允这样就好了。”黄允听说后休掉了他的妻子夏侯氏。夏侯氏对婆婆说:“现在已遭遗弃,就要同黄家长久分别,请求见一见众亲属,以表示离别的心情。”于是大集宾客三百余人,夏侯氏入座,振臂揭露黄允隐瞒起来的丑恶行径共计十五件事,说完后登车离去。黄允从此被时人所废弃,算是东汉版的“陈世美”,为飞黄腾达狠心休妻,德不配位,可谓结局凄惨。)
(袁隗:袁绍之叔,时位列三公。)
“啊?”少姝也不知道自己何以如此不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