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在感慨少姝懂事明理之余,心想确实如此,多少得到了些许安慰。
“走嘞!”少姝放声吆喝了一嗓子,搂着骐骐,比它还蹦跶得欢,“骐骐高兴吗?咱们一起给阿翁拜寿去!”
骐骐四蹄轻扬,虽然不能向小主人回话,但一双妙目也像是感同身受般,流光溢彩。
出发之际的心情,总是莫名地兴奋,少姝嘴里不休地叨叨着:“要走了,要走了。”
思霓锁好院门,扭头看见了女儿的这副小模样,不觉笑着摇摇头。
终于,大家乘了牛车下山,直奔界休城而来。
界休城池建置较为方正,有四门,东曰捧晖,西曰临津,南曰迎翠,北曰润济。城外壕深、阔各二丈,门外各有吊桥。
西城、南城外有藩门二座,台高二丈三尺,楼高一丈二尺。
关城一座,自东而西,周围四里。高三丈,厚一丈八尺,门五,水门二。
(介休城建置历史:文中关于城池的描述取自《介休县志》(清·康熙版),由当时知县王埴(陶斋)纂修,书中有很多王埴对当地天文地理、典礼秩祀、选举人物等的深刻评鉴,拜读之下追慕感佩油然而生。介休县的建置,史料可查始于春秋,如果从1982年温家沟村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早期遗址及东周文化遗址算来,我们的祖先远在6000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据康熙版县志记载,介休城池“始建之魏静帝”“隋末尉迟敬德为刘武周居守重建”,魏静帝,是指北魏分裂以后,被
高欢所立的元善见(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后,鲜卑皇室从拓跋改姓为元)。公元551年,高欢次子高洋逼迫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县治古来设在县城西大街,大约也是位于今天介休市人民政府所在位置的附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