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若是侵蚀的痕迹太多了,又显得太过做作。
\n
贾似道提出的,一行人到后院这边走走,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未尝就没有想要看看出土瓷器的原先的埋藏的环境的意思。既然都是在自家的后院里的,从现场的观测来看,这样的一个地方,的确是很有可能,挖出一些先辈们埋藏的古玩来。而且,这自己后院的地下,其自然环境,泥土的潮湿程度等等,肯定是连被盗掘的古墓,都还要有所不如了。
\n
能形成玉壶春瓶上的厚重的侵蚀痕迹,也是理所当然。
\n
这会儿,阿三再联想到贾似道刚才的时候判断的这件玉壶春瓶是属于“老仿”的东西。这种可能性,突然的就增加了几分。
\n
所谓的“老仿”也是行家口中的“老东西”的一种。意思就是说,东西不是现代的人所制作出来的,但是,和东西的品相上所显现出来的年代,又有着一定的距离。比如说,这件玉壶春瓶,其器型是属于元末明初的,但是,东西可能是清朝或者民国的时候,一些瓷器制作者模仿元末明初的玉壶春瓶而制作出来的。
\n
这样的东西,到了今天,自然还是有些收藏价值的。而且,只要是仿制的瓷器,品相完好。甚至于是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其价值,甚至都有可能于元末明初的真正的玉壶春瓶呢。就好比是清代的官窑中的一些精品,像有些乾隆年间的仿制的明代的一些官窑瓷器,在价值上就丝毫都不比明代瓷器来得少!
\n
当然了,如果是民窑的“老仿”在价值上,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了。跟前者比起来,不管是在工艺上,还是在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上,都是大有不如的。
\n
就好比是现在这年头,民间的一些制作瓷器的人,仿制一些古代的瓷器,拿到市场上来,就是属于仿制品,企图以假乱真。但如是这些仿制的瓷器,经过了几百年,乃至于是上千年的时间之后,依旧是完整的留存了下来,那么,在价值上,自然而然,也就非常的客观了。但是,这些民间的仿制品,总不能和一些现今时代的精品瓷器,相媲美吧?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