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能让观众感受什么是八仙过海。
这里很有意思,俺们的傅老先生这么评价:
“观众们可以看到不同学派的不同重点。”
“有些重点在于怎么弹琴的本事。”
“有些是找色彩的本事。”
“有些是注重华彩。”
“有些则注重比较细腻的情感一面。”
肖邦到底有多少面,到底属于哪一面,谁说了也不算。
甚至评委说了都不算。
前几届的最终角逐有太多意难平,只是以前不敢给双金奖罢了。
不像中间的几届,评委们都不知道为啥给个银奖都让人心里难受。
为什么到了中间就不行了,这就是因为前几届干得太猛了。
留下的震惊太大了,调子起得太高了。
再者参赛选手的身份也在不断下沉,开始是神仙打架,慢慢地变成了猛男打架,最后下沉到小孩哥打架。
唉,小肖赛就诞生了。
它当然也是属于国际的。
该有的环节它一个都不少,从全球范围内的海选到最后的华沙总决赛,也是层层筛选,弄得相当正规。
选手们要演奏足量的肖邦作品,还要演奏指定的肖邦作品。
为了公正,组委会还有严格的年龄组别划分。
虽然小肖赛的冠军头衔和大肖赛的冠军头衔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小肖赛已经够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