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有较大出入的问题,使得发射基塔很多功能模块的算法执行起来出现了“脱节”。
这才是近半数光幕屏障出现“裂痕”的主要原因。
现在几十万名科学家只能以临时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作出一项项的决策,弥补算法与实际的差异,使微光能不断地微调着各个功能模块的实际运作,确保“星球防护罩”的效果。
这样不但效率较低,出错的概率也不少。
老陶就觉得短短的十几分钟,比加班三天三夜还要疲惫。
秦克看了老陶一眼,神色依然冷静得吓人:“不,你说的只是常规数值的极限。”他的目光又重新落在大屏幕右边不断变化着的数千项参数上,“机械与数据感知”能力全力发动,使得他的大脑里清晰地倒映着每一座发射基塔的实际情况。
听着秦克镇静的声音,老陶疲惫的眼睛顿时一亮:“你还有其他法子?”
秦克第一时间便想到“X项目”,但此时还有其他法子,用不着这个压箱底的最后手段。
“我刚刚分析过了,可以试试一个不常规的法子。”
“刚才你还有心思余力分析?”老陶惊讶道。他可是知道,秦克在过去的十几分钟里嘴巴几乎就没停过,一直在以最高的效率判断着各处发射基塔功能模块的问题并向二十几个不同的团队分配着决策任务。
“要听真心话?”
“……当然。”
“这个法子不是我刚刚才想到的。我在三年前就预计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只是在进行‘星球防护罩’设计时,碍于当时的科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