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有些事情做不到,但托‘北极二次气候异变’的福,我们可是大幅度优化为‘祝融之光’的算法,使现在的‘星球防护罩’有了新的可能!不过现在没时间详细说了,我打算冒些险,你们同不同意?大概有5%左右概率,会导致‘星球防护罩’计划失败,但有95%的概率,使我们可以成功地应对接下来所有高能带电粒子的冲击。”
秦克最后这话是对宁青筠、老陶、爱德华·威滕说的。
“决策团队”的其余值守成员,都在各自的国家里远程保持着对这边的关注,只是那些老科学家们自知年事已老,跟不上这样的高强度应对,一开始就说过只是旁观,不作出任何的决策干涉,全权委托由“指挥中心”的值守人员进行决策。
现在在“指挥中心”里值守的“决策团队”成员,就秦克等四人。
宁青筠、老陶、爱德华·威滕几乎毫不犹豫就点头了:“我们同意。”
秦克早知道他们不会反对,走这个“流程形式”只是为了让二十几次指挥分中心的科学家团队们知道,他接下来的这个危险决策是“程序合法”的、必须无条件接受!
所以秦克当即下令:“将所有发射基塔内供能核心‘祝融之光’的稳定输出功率提升到120%,同时将‘动量转移功能’的功率也提升到120%!”
这个指令让所有人都怔住了,提升到120%?这不是超负荷了吗?要知道“稳定输出功率”,就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出问题情况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了,一旦超负荷提升到120%,会不会导致设备损毁故障?
但秦克的指令下已达,而且还经过了在场“决策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二十几处指挥分中心的负责人只犹豫了一秒,便在秦克推送过来的“决策窗口”里咬牙点击了“立即执行”。
伴随着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