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一个人的落幕
那些东西面世,得等到进入细节的时候再说,那时候要拿的东西可就多了。
至于现在,高振东也不是毫无办法。
办法就是刷脸,他自己这张脸,以他的金字招牌,还有一些能直接通过直观印象佐证的结论,结合起来就够了。
防工委总工站了出来:“我建议,西南所的同志在下一步工作中,把机腹进气和两侧进气都纳入工作范围内,展开计算、研究和试验。”
在总工看来,高振东的金字招牌可不是吹的,他不是什么都懂,但是只要他主动出手的领域里,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
因此他这个建议看起来是四平八稳,其实在他心里,以他对高振东的了解,这种做法几乎就是决定了就是要用机腹进气。
同志们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额外一点代价我们还是付得起的,钱只要在刀刃上就好。
大迎角性能听起来就是个飞机能向上多少度角去飞行的参数,但实际上,这个参数和飞机的机动性多项指标有很深的联系。
既然机腹进气道通过高振东同志这位顶级气动专家计算评估,在当前条件下具有明显优势,那就不妨一试,甚至连西南所的同志自己都已经开始动摇了。
要不是两侧进气道具有明显优势——比较现成,恐怕他们直接就转机腹进气道了。
对于还要进一步工作才确定进气道方案这件事,高振东倒是无所谓,早点晚点都一样,顺便同志们还能在工作中掌握两侧进气和机腹进气更多的设计经验,岂不美哉。
有高振东刷脸,同志们对机腹进气的性能倒是倾向于持乐观态度,不过对于它带来的边际效应,有的同志想得比较长远。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