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修地铁的时候,没少受意料之外的溶洞的困扰。
“所以,在地面上还有个好处就是,变数小!一旦选定的地域,在建设过程中的地质等情况变化是比较小的,处理起来也容易,而在山体里这件事情可就不好说了。”
高振东可是听说过在喀斯特地区打洞,遇见溶洞之后几十车水泥灌进去泡都没冒一个的事情的。虽然他知道这个工程最终选定的地点倒是没有碰到这个问题,可是最终的情况谁知道呢,毕竟那个工程也没修完。
而且这个理由在工程没完工之前,是一直存在的,相信同志们也不会不考虑,而放到地面上就没这么麻烦了。
“嘶……这方面如果一定要修在地下,那也只能通过把勘探工作做扎实来避免了。”领导倒是没有因为高振东的话就觉得放到地面上来才放心,而是直接向最坏的情况考虑。
高振东也没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他还有别的话要说:“而且在地面上的话,紧急情况下如果需要,是能打大会战的,在山体里就没这个条件,同志们空有一腔热情,但是根本没地方发挥。”
在重大建设项目上打大会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效果往往都不错,但是在山体里,还真没这个条件,施展不开。
“大会战……”领导摸着下巴,没有继续往下说。
你不说没关系,反正高振东还有话说。
“领导,你看,修在山里,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条长好多公里,直径3米的引水管,就足够同志们折腾很久的。”
高振东上辈子看见那根引水管的时候,还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他直接就惊呆了,主要是当时年少的他,对“水管”的概念还停留在自来水厂那个级别。
虽然比这大的引水管后来也不是没有,但是在60年代中期,这个规模和方案的地下引水设施,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些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