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反应堆一个需要重兵防守的地方,扩大成了两个,反应堆和水库都得防守,风险大大增加。
高振东摇摇头:“这其实也很容易解决,反应堆布置在水库下游,高程比洪水淹没线高但是又比水库死水位低的地方,依然能起到重力供水,但是溃坝洪水又不会对反应堆产生威胁的效果。哪怕是地形限制无法直接重力供水,依然可以利用渡槽、倒虹管等水工设施起到重力供水的效果,如此一来,水库带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大。”
渡槽就是给水流走的桥,倒虹管,其实就是个连通器,虽然需要用到有压管道,但是只要倒虹段设计合理,成本上升并不多,这些措施至少比在石头堆里打洞要强得多。
高振东说这话的时候,领导又想起来,高振东好像在水利方面多多少少也是有研究的,至少沾边。他的一些成果,在多次抗洪抢险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手上有这种多面手就是好,此时领导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
虽然不知道“倒虹管”是什么东西,但是至少他能肯定,高振东绝对不会瞎扯淡。
“而且,这个东西如果放到地面上来,才是真正能发电的,综合利用效率也要高得多!”
高振东上辈子在这个工程遗址里,没有发现发电相关的部分,按说连反应堆遗址都公开,这部分没理由藏着掖着,估计有可能压根就是没有。
原因也不难猜——在山体里挖个反应堆和相关提炼设施已经很吃力了,想挖出发电厂部分的空间,估计难度和成本都难以接受。
而把这东西放到地面上来,发电厂部分可就有得说道了。
“我看过方案,这个方案取水量之所以这么大,与大部分冷却水没法回收利用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有配套的发电厂和冷却水冷凝回收设施,那取水量也不需要这么大了。”
这是高振东估计的,毕竟现在详细方案没出来,也只能估计,但是高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