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多出的组成第二什,不够的兵额由相邻之里出人凑足。
因为这两“什”大多来自安定里,故此名之为“安定左什”、“安定右什”。
“右什”皆为史姓,“什长”自然便选了史巨先。“左什”里边卓姓最多,占了一半,“什长”由他们自行推选,不出荀贞所料,推举了一个姓卓的。
一“什”两“伍”,伍长亦由他们自己推举。
两“什”编好,荀贞指挥他们横向排成了两队。前秦以左为尊,本朝以右为尊,推举出来的两个“什长”,分别站在队伍的最右边。“伍长”们则站在本伍的最右边。
队列不是按高低个头,而是按爵位高低。
爵高者排到右边,爵低者排到左边。大致来说,爵高者通常年纪也大,因为朝廷每次赏赐爵位基本都是面对整个帝国的百姓,年纪大的,受到的赏赐次数多,爵位自然也就高了。由此,安定里的两个“什”队,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越往左边,年纪越小。队右最头的四十来岁,队左最尾的只有二十上下,乃至十五六岁。
等队列排好,荀贞站在前边正中,大眼看去,高低不平、肥瘦不一,且歪歪扭扭,松松垮垮。有抱膀子的,有手揣到袖中的,有耸肩的,有驼背的,有左顾右盼的,有勾头挠腮的。这让见惯了后世军队整齐队列的他很不适应。不适应也没办法,他自我安慰地想道:“初次召集,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不管怎么说,至少人都来齐了。至於队列种种,且待日后再说。”
他乱世自保的班底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些人的一部分,故而不愿给诸人留下“严苛刻薄”的第一印象,装出满意的样子,笑着对安定里的里长说道:“贵里诸民皆朝气蓬勃,龙马精神啊!”
“龙马精神?”
安定里的里长将这个词儿品味再三,越品味越喜欢,对里民说道,“听到了么?荀君夸咱们龙马精神!咱们安定里就是要龙马精神!龙马精神安定里!”时人好起绰号,他喜欢这个词儿,立刻就将之安在了本里的头上。
他说话,他的侄子不能不捧场,史巨先大声应道:“多谢荀君夸奖,龙马精神安定里!”
里民们受到了感染和影响,也都纷纷高呼:“龙马精神安定里!”虽然语调不齐,甚是纷乱,但至少音调够高,声音够大,倒是给他们这新编成的两“什”添加了一分“蓬勃朝气”。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