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开,余光扫视列坐两侧的大臣们。
除掉韩融等,帐中两侧列坐的大臣共有十余,荀贞一个都不认得,然从他们的冠带衣袍和坐的位置,荀贞可以推断得出,右边上首,仪态威严的那老者必是太尉杨彪,与他分席并坐的两人,一个形容稳重,当是司徒赵温,另一个则是司空张喜。
刘协的声音再度响起,赞叹说道:“将军一战而破李傕、郭汜二贼,捷报传至,朕甚欣喜,原本以为将军是个雄健之士,今见将军,却不意这般儒雅!”
荀贞把注意力收回,恭恭敬敬地垂下头,回答刘协,说道“回陛下的话,臣家世代耕读为业,为将领兵本非臣之志也。”
刘协问道:“卿本志是何?”
荀贞答道:“回陛下的话,春秋耕种,夏冬读圣贤之书,若蒙朝廷不以臣卑鄙,竟加驱用,则出为郡县,为陛下教化一方,臣愿已足,此臣之本志也。”
刘协开心地笑了起来,说道:“只是出为郡县,岂不是国家失才矣!今奸佞作乱,州郡板荡,此将军用武之时也,朕对将军期盼甚殷!”
荀贞答道:“回陛下的话,臣必竭忠效力,不负陛下之望,唯是……”
刘协问道:“唯是如何?”顿了下,温和的笑道,“将军,朕与卿虽为初见,然一见将军,便觉亲切。有什么话,将军想说就说,不必拘谨。”
荀贞应了声是,说道“回陛下的话,唯是臣亦有一盼。”
刘协问道:“将军是何盼也?”
荀贞答道:“回陛下的话,臣之盼者,望天下早安,臣放马南山,悠然东篱,治经授子,以传臣家世代耕读之业,以既不负陛下,亦无愧於先祖。”
荀贞此话入耳,刘协心潮起伏,顾视帐中的杨彪等臣,再次赞叹,说道:“朕今知何为忠臣?何为良臣!”与荀贞说道,“这几年,将军每年都遣吏上计朝中,并向国家贡献,这些,朕都知道,记在心里,卿文武双全,不矜功劳,真谦退君子也!”
荀贞逊谢不已。
他常年领兵征战,知觉上是非常敏感的,在他与刘协开始对话后不久,他就感觉到有人在不停地看他,这会儿,这人的目光又落到了他的身上,便不动声色地侧脸瞧去。
却那投注目光之人,立在刘协坐前侧边,与钟繇站在一块儿。此人,刚才在营外的时候已然见过,是侍中丁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