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营。”
“如果某个兵备道连一个满编卫都没有,那就合并裁撤,直接由省都护司管辖守备区。”
“但是各省必须保留至少一个兵备道,只受当地都护司监管,由朝廷直接管理。”
这是朱由检仿照后世的军分区、警备区设立的机构。
守备区可以看做军分区,兵备道可视作警备区,以后只在要地设立,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例如四川的重庆、湖北的襄阳,都可以设立兵备道,直接受朝廷管辖。防止都护司完全掌管一省军事,带来不测之祸。
同时,朱由检不止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守御卫所,还要按交通要道,增设朝廷衙门直属的卫:
“河流、运河沿线,需要设立河漕卫,负责航运和疏浚河道,还有防汛等任务。”
“同时要作为各地河道衙门、漕运衙门的直属兵力,在地方发生变乱时,第一时间派出兵力。”
“铁路的作用以后不逊于航运,要和驿道的驿卒整合,沿着道路旁边的土地屯垦,沿线设立铁道卫。”
“例如朕调出京城负责京津铁路和京津公路的羽林三卫,就可以看作是铁道卫。”
“以后这样的卫所还会更多,要沿着铁路和驿道遍布全国各地。”
“铁道卫由太仆寺和地方行太仆寺直管,负责道路的修建和维护,在战时作为工兵。”
这对太仆寺的实力,明显是极大增强。
陈奇瑜激动领命,感觉他这个太仆寺卿,权力越来越接近一部尚书。
铁路修建得越多,他也会拥有越大的权力。
群臣对河漕卫没有什么看法,因为航运疏浚、拉纤等事,都是一个苦差事,需要用卫所士兵。
但是对铁路也专门设立卫所,他们就不太理解了。兵部右侍郎熊明遇道:
“驿卒管理自有制度,何须设立铁道卫?”
“让太仆寺带兵,岂不荒废本职?”
实在看不到铁道卫的必要性,认为无需设立。
眼看群臣大多这个意见,朱由检也没争执,说道:
“铁道卫设立的必要性,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陈寺卿先把京津铁路修建出来,展示铁路为何需要设立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