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以为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
“自然是在称赞!”
群臣也纷纷出言,认为孔子把《关雎》放在《诗经》之首,当然是在称赞。
朱由检继续说道:
“那么《关雎》中的男女,是不是应该有婚姻自主权呢?”
“他们发乎情、止乎礼,难道有什么错吗?”
“为何到了今天,有些人却只知道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从不提个人意愿?”
一番责问,群臣无言以对,又听皇帝说道:
“大明重制礼乐,应合乎先贤本义。”
“男子加冠、女子及笄,都代表着成年。他们自此之后都有了完全行为能力,应该对自己的婚姻有自主权。”
“在他们同意之后,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样一个流程,众卿以为然否?”
礼部尚书成基命道:
“陛下此言固然合乎先贤本义,但是子女若执意不听父母意见,应该要怎么办?”
“父母执意不答应子女的意愿,应该如何解决?”
朱由检对此说道:
“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舜的父亲瞽叟让舜把两个妻子给弟弟,难道舜帝应该屈从他?”
“在婚姻这种人生大事上,应该学习尧舜的做法。”
“尧帝没有和舜的父亲商议,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舜帝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就和尧的女儿成婚。难道现在的人,会因为这点诟病尧舜?”
“朕以为可学习尧舜的做法,并且用年龄分界。例如二十五岁以下时,个人意愿虽重要,子女也必须取得父母之命,方能拿着户口簿成婚,在户政机构登记取得结婚证。”
“但是过了二十五岁,子女若仍旧不愿屈从父母之命。可以去城隍庙在祭司见证下,向后土娘娘许下誓言,奉天地之命、以城隍祭司为媒、自主结成婚姻。只要有身份证明和祭司的证明,就能登记结婚。”
“如此方符合古义,如同舜不经父母之命,就娶了娥皇女英一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笔趣阁手机版:h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