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周奎感觉是生不如死,真正怕了自己的皇帝女婿。
有时他甚至想着干脆去海外开藩算了,还能更自在些。
只是想到海外的危险,他又下不定决心。
留在空荡荡的三百亩大宅内,每天学习如何当祭司。
——
革除外戚世封的事情之前就已被定下来,皇帝对周奎的处置,没有引起什么争议。
但是以皇后名义给天下女子婚姻自主权,则引起来很大风波。
有的认为与礼不合,女子不应在婚姻上有自主权。
毕竟《孟子》都明明白白地写了:“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承数千年的至理。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了新解释,例如陈子龙就指出。孟子的话前面,还有“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这句话。
如果子女不愿成家,那自然不用屈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有在子女答应后,才能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举办婚礼。
所以,他是支持皇后给天下女子婚姻自主权的,甚至提出男子也应该有,个人意愿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面。
报纸上对此掀起了一阵争论,年轻士子大多支持陈子龙,保守士人则大多不待见这一点。
还有人提出如果子女和父母因此发生冲突怎么办,应该听哪一方?
男女私下里见面、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下定了终身,应该要怎么办?
这件事情,甚至闹到了朝堂上,有御史请求皇帝,收回之前给天下女子的恩典。
对此,朱由检是很生气的。因为他可不想收回这条命令,给人留下妨碍婚姻自由的形象。
四月十二日的经筵上,他嘱咐群臣参加,让刘宗周讲解《诗经》。
《诗经》的第一篇就是《关雎》,朱由检在刘宗周诵读这首诗后,问群臣道:
“《关雎》一诗何解?”
“孔子把它放在《诗经》之首,是批判还是称赞?”
刘宗周当即就回道: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